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细内容

行业资讯丨2022年水泥和玻璃行业发展情况

广东装配式建筑分会     2022-08-16     1524

图片

1 水泥:下半年或有改善但盈利仍会承压,关注骨料和减水剂

水泥:下半年或有改善但盈利仍会承压,关注骨料和减水剂。2022 年上半年,水泥在供给端依然严控在产产能和新增产能,且在需求不足下加大错峰生产天数,但受地产拖累和疫情反复影响,全国水泥需求仍出现明显下滑,1-5 月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同比下滑 15.28%。需求不足下水泥价格出现持续下跌,叠加高煤价影响,六月底水泥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已跌至近五年最低水平。预计下半年疫情缓和后,需求或将集中释放,水泥销量和价格都会有所恢复,但不宜期望过高,全年来看上市公司业绩仍会有明显下滑。多数公司股价亦随行情变坏而持续下跌,目前已至价值投资区间,股息率诱人。

1.1 供给严控,但需求不足下产能仍然过剩

水泥供给端延续严控政策。供给端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依旧对水泥企业在产产能和新建产能进行严格管控。2021 年 7 月,工信部发布最新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新办法规定:位于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实施产能置换 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分别不低于 2:1 和 1.25:1;位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产能置换比例分别不低于 1.5:1 和 1:1。而在错峰生产方面,2022 年各省继续加大力度,错峰生产天数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泥企业供给端的压力。但在全国水泥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供给端的收缩仍然难以扭转行业产能整体过剩的状况。
地产拖累叠加疫情影响,水泥需求大幅下滑。水泥下游可分为基建、地产和农村, 比例大约各占 1/3。从基建来看,2022 年 1-5 月基建投资(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 8.16%,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速 6.70%,但考虑到基建投资中机电设备等非土建类 的材料和装备占比逐渐增多,单位基建投资额对应的水泥用量逐步减小,整体来看上半年传统基建对于水泥的拉动效果并不显著。地产来看,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同比下滑幅度较大,虽然施工面积同比持平,但考虑疫情影响和房企资金受限,相当一部分工地并未进行实际施工,大幅拖累了水泥的需求。同时考虑到销售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的滞后影响,未来 6-12 月内地产端对水泥需求的拖累效果还会呈现。而农村需求,因为疫情反复和部分地区交通受限,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水泥的销量。整体而言,2022 年上半年受地产拖累和疫情反复影响,水泥需求大幅下滑。

图片

2022 年 1-5 月水泥累计产量同比下滑 15.28%。根据数字水泥网数据显示,2022 年 1-5 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大幅下滑:1-2 月、3 月、4 月和 5 月,水泥当月产量同比分别 下滑 17.80%、5.64%、18.88%和 16.99%;前 2 月、3 月、4 月和 5 月,水泥累计产量同 比分别下滑 17.80%、12.08%、14.77%和 15.28%。相较 2019-2021 年水泥产量的平台期 来看,2022 年 1-5 月水泥出现了明显下滑。
累库现象和出货率也反映了上半年水泥需求不足。从全国水泥库存来看,自 3 月底疫情加重各地采取严控政策以来,全国水泥库存不断增加,目前库存率已接近 75%,为 过去 6 年最高值,水泥企业库存压力较大。而从出货率来看,自 3 月底以来,水泥企业出货率仅有 60%,远低于往年同期的 80%-90%。且 6 月底发货仍未出现好转迹象,若库存继续增加,部分水泥企业或将陆续采取停窑措施来避免胀库情形出现。

图片

全国各省份水泥产量普遍下滑,东北地区下降最多,西北地区下降最少。数字水泥网数据显示,2020 年 5 月份全国水泥产量为 20,279.54 万吨,同比下滑 16.99%,1-5 月 份全国水泥累计产量为 78,348.27 万吨,同比下滑 15.28%。而从各地区和省份来看,此次的产量下跌为全国性而非局部区域,其中东北地区产量下跌最为明显,1-5 月份东北地区水泥累计产量同比跌幅高达 38.87%,除东北地区本身需求下滑较大外,疫情影响下水泥难以通过海运到长三角也是主要因素,而西北地区产量下滑最小,1-5 月份西北地区水泥累计产量同比跌幅为 9.29%,主要原因是西北地广人稀基建项目和农村需求占比较大,受地区和疫情冲击相对较小。

1.2 高煤价支撑水泥价格维持高位,但单吨盈利能力已显著下滑

高煤价支撑水泥价格维持高位。2022 年 1-4 月份全国水泥价格相对平稳维持在 500 元/吨之上,5 月初以来快速下滑,目前价格在 450 元/吨,已与往年价格持平。但当下水泥价格的高位并非来自需求的支撑,而是因为能源成本煤炭价格远超往年。目前煤炭价格在 1200 元/吨,相较 2021 年同比增加 400 元/吨,而相比之前几年更是增幅在 600 元/ 吨。按照每吨水泥需要 90-110kg 标煤来计算,当下煤炭价格的高企给水泥企业的单吨生产成本增加了 35-45 元。
单吨盈利水平显著降低,目前已为近年最差。从水泥煤炭价差来看,目前已降至 290 元/吨,显著低于往年同期约 30-50 元/吨。而从净利水平来看,北方地区水泥企业平吨单吨净利在 30-60 元/吨,南方水泥企业盈利相对较高在 60-90 元/吨。如果下半年延续当下的水泥煤炭价差,水泥企业今年的盈利能力恐遭大幅削弱。并且 2021 年下半年因为有拉闸限电的出现,造就了水泥企业短暂的高盈利时段,而当下政府严格保障各地能源供应,坚决避免限电情况的再次出现,因此 2022 年水泥企业的盈利水平相较往年恐会出现明显下滑。水泥价格表面的高位现象难掩其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事实。

图片

1.3 稳增长背景下下半年或有改善,但不宜期望过高

疫情管控放松、前期积压需求集中释放和稳增长背景下,下半年需求或将有改善。疫情后需求的集中释放,可缓解当下水泥的库存压力,甚至短期会有价格弹性,但不宜期望过高。而从全年来看,下半年的水泥需求仍不容乐观,一方面是稳增长力度可能不如期望值那样高,同时基建对水泥的拉动效果并不会很显著。而另一方面,地产对水泥 需求的滞后拖累影响还将存在,地产对水泥需求虽会好于上半年,但可能仍逊于往年同期。全年来看,我们预计水泥销量同比下降幅度在 8%左右。盈利端也将有所改善,但恐难以恢复往年水平。从盈利端来看,在需求不足和供给 过剩的情况下,水泥企业很难完全传导上游煤炭成本的压力。稳增长预期和疫情管控放松背景下,下半年水泥需求将有所改善,盈利能力也较目前会有所恢复,但恐难以恢复 2019-2021 年水泥企业的盈利水平。
估值已至价值投资区间,股息率诱人。伴随水泥价格下跌、煤炭价格高企和企业盈利的削弱,上市水泥企业股价也同步出现下滑。以龙头海螺水泥为例,目前股价相较 2020 年中的历史高点已跌近 40%,相较年内股价高点也有 15%下滑。而从估值水平看,目前上市水泥企业的 PE(TTM)已处历史最低位,部分水泥企业甚至出现破净现象。考虑水泥 企业过往几年的优秀盈利能力,以及当下较差情况可能只是暂时的,我们认为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当下已步入价值投资区间,可进行稳健配置。而从分红率和股息率来看,多数水泥企业当下的股息率在 5%-10%,十分诱人。水泥企业目前已步入成熟阶段,且在国家限制新增产能背景下,多数企业无较大资本开支,未来企业分红率仍有望提升。例如冀东水泥往年分红率在 25%-35%,而在 2021 年底公司发布公告称 2021- 2023 年分红比率不低于 50%,且 2021 年实际分红率高达 70.94%。伴随水泥企业盈利的稳定和分红率的提升,水泥行业的估值体系或将从 PE 转为股利现金流折现模型,而加大分红率将有助于公司股价的提升。

图片

长期来看水泥销量下滑已成定局,行业稳态盈利水平仍取决于供给。2019-2021 年 为我国水泥用量的高位平台期,参照发达国家水泥用量情况,预计我国在 10-15 年后水 泥用量为当下的 60%-70%,水泥用量长期下滑已成定局。而在当前政策下,减量置换难 以解决行业产能整体严重过剩的问题,行业未来的走势和盈利水平仍取决于供给端的努 力。一是在政府和行业协会领导下进一步增加错峰生产天数,减少有效在产产能,二是 需要众多水泥企业在市场竞合关系中达到新的平衡。未来在水泥用量长期下滑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往复的情形,新平衡点的出现需要反复博弈且需要时日来纠正。

1.4 关注水泥产业链投资机会:骨料和减水剂

骨料为建筑之基石,后水泥时代必争资源。骨料指用于建筑领域的砂石,一般并不 将“砂石”和“骨料”做严格区分。按照来源,可将骨料分为天然砂石和机制砂石。在环保加强的背景下,天然砂石开采受限,目前占比不足 10%。机制砂石是通过破筛分等 机械设备将天然岩石、卵石加工后的岩石颗粒,目前占比超 90%,是当下国内骨料的主要来源。从海外经验来看,拓展骨料业务是全球三家水泥巨头不谋而合的共同选择,是在其水泥主业之外贡献业绩增长的主要支撑点。近年来,国内水泥企业也愈发认识到骨料业务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多数水泥上市企业在骨料领域不断加快拓展步伐。在国内水泥新建产能受限的背景下,骨料业务有望成为水泥企业业绩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骨料毛利较高,当下拿矿收益仍较为可观,关注大力布局骨料业务的水泥企业。骨料单位货值低,运费成本占比高,属于短腿产品,区域属性极强。近年来拿矿成本伴随终端价格的提升也水涨船高。全国范围整体来看,当下拿矿收益仍然较为可观,但区域差异性较大,而个别地区的高价中标项目或已无利可图。北方地区拿矿成本极低,即使终端价格也较低,但项目仍能取得不错收益,主要问题在于其只适用公路运输,难以兴建大型骨料产线;浙江和广东地区平均拿矿成本已很高,部分项目收益率已低于企业平均融资成本;而地处江河中上游区域且临江的砂石矿山,一方面拿矿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可通过低廉的水运方式将骨料运送至需求旺盛价格较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拿矿收益率极高。而从投资角度而言,与其纠结单个项目收益率的高低,不如更加关注哪些企业有大力布局骨料业务的意愿和具体拓展节奏。华新水泥是国内水泥行业大力拓展骨料的先行者,待目前在建产线投产后,骨料产能有望达到 2.7 亿吨/年。其即将投产的华新(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为全球最大的骨料产线,位于长江中游临江的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可通过长江水运将砂石运往长三角地区,盈利能力显著,预期投产后将为公司 贡献明显业绩增量。

砂石矿山大型化,高端机制砂设备有望崛起。在砂石骨料行业发展前期,行业规范尚不完善,门槛较低,中小矿山无证开采、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一阶段矿山资源的开采较为分散化,行业集中度低。近年来我国环保政策不断加强,逐步取缔非法开采及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2019 年全国砂石开采企业数量 15370 家,相较 2013 年 的 56032 家下降近 73%,行业集中度得到显著提升。但从矿山规模看,目前我国中、小型矿山占比仍然较大超过 50%,大型以上矿山数量占比不到 18%,未来伴随行业不断步 入规范化,对环境更为友好、环保措施更强的大型矿山占比仍将提高。而大型矿山对机制砂设备的大型、智能、效率和节能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技术含量低的低端机制砂 设备市场份额将继续被压缩,高端机制砂设备有望崛起。

高性能减水剂成为主流,化学合成配方构建技术壁垒。减水剂用于添加至混凝土中, 用于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和混凝土的硬化性能。在国内环保不断加强背景下,具有一定污染和相对低效的一二代减水剂逐步淘汰,以聚羧酸系为主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逐步成为主流。减水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化学合成和物理复配,化学合成过程是减水剂生产的核心生产流程,其性能好坏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决定混凝土外加剂最终质量的关键。化学合成涉及高分子化学领域的聚合技术,在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方面,均需要相对专业的人员,且需要长期的技术经验和工业放大生产经验,构成了进入行业的生产技术壁垒。

环保加强小企业退出,龙头凭借技术和资金实力抢占市场。在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众多只具备复配的小型减水剂企业将加速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或被动提升。而对于 头部企业来说,其具备更强的技术、资金、研发、服务和市场优势,近些年通过不断增加产能来快速实现全国布局,从区域性龙头转为全国范围布局。头部企业自身成长性十 足,伴随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后续市场的培育,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头部企 业还在其他混凝土外加剂或者其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布局,凭借在原有减水剂业务上的积累,新扩业务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2 玻璃:当下已处盈亏平衡点,下半年谨慎乐观

玻璃:当下已处盈亏平衡点,下半年谨慎乐观。供给端相对稳定,在行业盈利较差 情况下部分产线或开始冷修,但下降幅度相对有限。而目前玻璃价格维持高位主要系成 本原材料价格高企所致,下游需求则较差。下半年来看,需求将会有所好转,但考虑当下积累的库存和竣工需求改善幅度有限,不宜对价格期望过高。整体而言,浮法玻璃价 格进一步大幅下跌可能性较低,下半年伴随需求改善价格将有所回升,但上涨幅度恐有限,难以恢复至去年的高景气态势,生产企业的业绩将有明显回落。

2.1 浮法:成本支撑价格高位,但当下已处盈亏平衡点

供给端整体维持稳定,部分产线或因低盈利开启冷修。近两年全国玻璃产能整体维持稳定,且在过去三年高盈利的利润驱动下,国内多条产线进行复产,但整体产能增量 在 5%-10%之间,相对稳定。而 2010-2015 年是玻璃产线的密集投产期,考虑玻璃 8-10 年的冷修周期,预计 2018-2025 年将有较多产线进行冷修。而当下浮法玻璃行业盈利较差,或驱动部分产线提前冷修,伴随冷修集中期到来,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全国浮法玻璃产能将出现小幅下降,缓解部分当库存压力。多因素促使玻璃价格持续回落,库存逐步增加。除在春节后出现短暂复工潮玻璃涨价外,2022 年上半年玻璃价格整体处于持续回落模式,对应库存也持续增加。当下现货 价格已跌至 1,600 元/吨,显著低于去年同期。而库存已上升至 5,800 万重箱,全国多数玻璃厂家和经销商已接近满库状态。上半年疫情反复所导致的工地停工和部分交通道路 受阻是玻璃需求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因为房企资金受限,玻璃厂家减少先行垫资的订单,而更青睐现款的订单,也是阻碍需求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

原材料涨价支撑玻璃价格。当下浮法玻璃供需较差,但相较往年平均水平仍较高,主要源自成本端的支撑。玻璃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成本(占比 40%,主要为纯碱和硅砂)和能源成本(占比 40%,主要为电力和燃料)构成。纯碱来看,除浮法玻璃产量近两年小幅增加外,大幅扩产的光伏玻璃也提供了较大增量需求,目前纯碱库存极低,预计价格仍较保持高位盘整态势。燃料来看,应用最广的石油焦上半年的价格同比涨幅近 80%,重油和天然气价格也处高位。短期来看,在俄乌局势动荡和全球通胀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原材料仍较维持高位,成本端有力支撑玻璃价格。

当下已处盈亏平衡点。从利润端来看,伴随 2021 年底玻璃价格的整体回落,以及原材料和动力价格的高企,浮法玻璃毛利下降幅度明显。目前采用石油焦/重油/天然气的浮法玻璃价格毛利已分别跌至 20/26/30 元/重箱,而考虑到生产企业的三费费用,当下行业已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行业已至底部。

价格进一步下跌可能性不大,下半年谨慎乐观。当下已处行业最差时刻,成本端有力支撑玻璃价格,同时低盈利或促使部分产线提前冷修,我们预计短期库存压力可能促使玻璃价格小幅下探,但进一步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需求端来看,疫情期间积累的需求或在各地防疫政策缓和后得到集中释放。而全国各地的地产维稳政策或开始显现效果, 房企的销售数据已在六月上旬出现回暖,下半年房企资金将得到改善,工地或将陆续复工,“保交房”要求下竣工将得到恢复,下半年玻璃需求相较上半年将出现明显好转。但在需求回升幅度和行业景气方面,我们判断恐难回到 2021 年下半年行业最景气时段, 一是源于2022 年上半年积累的库存还有待释放,二是下半年需求虽有回升但恐难以再出现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形。我们预计下半年玻璃价格伴随需求回暖或有回升,但向上幅度恐不会太大,而从利润端来看,今年企业盈利较 2021 年或出现显著下滑。

2.2 光伏:供需两旺,长期产能严重过剩

光伏玻璃需求旺盛。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 年 5 月光伏新增装机 6.83GW, 同比增长 141.34%。1-5 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 23.71GW,同比增长 139.25%。在碳中和 和能源升级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 5 年光伏需求仍将保持旺盛趋势。而伴随光伏组件升 级,双玻占比逐年增加,预计明年占比将达到 50%,将进一步提升光伏玻璃需求。当下处于紧平衡态势,行业运行平稳。目前行业整体处于紧平衡态势,下游需求旺盛,而新增点火产能未完全释放,同时叠加上游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高涨,上半年光伏玻 璃价格稳中有升,库存则成下降态势。截至 6 月下旬,3.2mm 光伏玻璃价格在 29 元/平 方米附近,库存天数在 18 天,近期已触底回升,行业整体运行平稳。

图片

原材料和燃料成本占比较高。光伏玻璃的成本主要有原材料和燃料成本构成,原材料主要为纯碱和石英砂,占比 50%左右,燃料成本包括天然气和乙烯焦油,占比 30%左右,两者合计占比近 80%。纯碱大多是直接外购,采取市场化定价方式。而在石英砂方面,部分企业拥有自己的石英矿,可更好地控制原材料成本。而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和获 取方式也可显著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线企业或已盈亏平衡,头部企业盈利稳定。不同企业的成本存在较大差异,而头 部企业往往在成本和费用控制较强。以龙头企业信义光能和福莱特为例,2021 年两家的毛利率分别为 53.75%和 35.70%,显著高于其他上市公司。以 3.2mm 光伏玻璃来测算, 头部企业的生产成本在 15 元/平方米,而二线企业的生产成本在 20 元/平方米。而当下光伏玻璃价格处于较低位置,考虑纯碱和燃料等原料价格的高企,当下来看二线企业或 已处于盈亏平衡点,而头部企业则维持相对稳定盈利。

未来光伏玻璃产能将快速扩张。截至 2022 年 5 月底,全国光伏玻璃在产产能 5.62 万吨/天。伴随下游光伏装机需求的高增长,各省市陆续召开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听证会,根据各省市披露的规划来看,2026 年我国光伏玻璃产能将达到 36 万吨/天,相较目前产能将增加 540.56%,规划的产能增长量将显著大于下游实际需求。而过剩的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今年下半年,根据听证会披露,假设新增产线预期全部投产,2022 年下半年将新增 4.06 万吨/天,供给将出现大幅过剩。

图片

成本控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长期来看,光伏玻璃整体过剩已成定局。在此趋势下, 成本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备上游石英砂矿山、更先进更大型更节能的产线、优越 的地理位置、同时在其他技术成本和费用管控能力较强的头部企业仍会维持稳定盈利, 而成本控制较差的二线企业或将处于亏损状态。落后产能淘汰的逻辑将在光伏玻璃行业 继续演绎。


来源:首创证券 作者:王嵩、焦俊凯


020-2209 3641 1602970120@qq.com 留言咨询 在线咨询
 

首 页 关于协会 政策法规 新闻资讯 技术与产品推介 专家库 资料下载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导航
×